作者:顾硕秋
一、基本案情 当地时间2025年9月4日,美国执法部门针对耗资76亿美元修建,占地12平方公里的 现代-LG 电动车电池工厂,实施了迄今为止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单地点移民执法行动。联邦政府出动数百名探员,在位于美国佐治亚州的工厂共拘捕约 475 人,其中超过 300 人为韩国国籍。据称,被拘人员多通过 B-1 临时商务访客签证或免签计划入境,并未获美国工作签证授权进行工作。 本次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执法事件对于赴美中资企业最直接的警示莫过于:美国业务需要国内“支援”时切忌非法雇佣/工作。一般从国内短期访问美国所办理的“美签”- 即B-1 临时商务访客签证允许签证持有人在美国从事具有商业或专业性质的出差活动,包括但不限于: · · 与商业伙伴进行洽谈 · · 为参加科学、教育、专业或商业性质的展会或会议(需要有确定的举办日期) · · 处理遗产事务 · · 谈判合同 · · 参加短期培训 · · 过境美国:部分人员可凭 B-1 签证经美国过境 · · 空机乘务:部分机组人员可凭 B-1 签证以“空机乘务”身份进入美国。 简言之,B-1 临时商务访客签证(“开会用”)≠ 工作签证(“干活用”):只能用于短期商务活动,绝不能替代工作签证。在美中资企业如需从国内派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工人前往美国驻场工作,通常需申请L-1, H-1B, H-2B, O-1等工作签证:
对中国在美工厂经营与政策的启示
1. 签证与用工合规是关键风险点 现代汽车此次事件主要集中在使用不合适的签证类型(如 B-1 临时商务访客签证或免签计划)用于一线劳动。中国企业在美建厂若采用类似方式,极易成为执法对象。合规用工必须严格按照移民法和劳工法规操作。
2. 供应链管理与审查制度必须强化 虽然大量被拘人员非现代汽车直接雇员,但其来自承包商,引发连带责任。中国企业应建立健全供应商与承包商的背景审查与用工合规机制,确保整个合作链条合法有据。
3. 加强本地化雇佣与人才培养 事件中,美国总统强调“优先雇用和培训美国工人”。中国企业应积极配合当地劳动力发展,通过技术交流、实训项目等方式,减轻法律风险,同时培育企业和当地地方关系。
4. 事前主动沟通与政府关系管理 此次突袭虽具执法正当性,但也导致中美外交层面紧张。中国企业应提前与联邦、州与地方政府建立沟通机制,如发生争议,能快速响应,降低影响。
5. 政策与舆论环境需时刻监控 在美国现行政权高度重视移民监管与执法的大背景下,执法频率与力度都会增强。中国企业应持续关注美国移民法、签证政策、地方执法态势及舆论趋势,及时调整合规策略。
6. 声誉管理与应急响应机制不可忽视 突发事件中应制定危机应对预案,包括媒介回应、政府协调、员工安置等。现代汽车已展开内部审查与对外表态,表明态度与责任感,是良好范例。
声 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得视为发现律师事务所或其律师出具的正式法律意见或建议。如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