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订阅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

打开手机,扫一扫二维码
即可通过手机访问网站并分享给朋友

首页 > 发现研究 > 专业文章

发现刑辩____再审否定未成年人身份是否应加重被告人处罚?

2022-08-16401

发现刑辩 || 再审否定未成年人身份是否应加重被告人处罚?

原创 钟丽娜 发现律师事务所
发现律师事务所

FX-lawfirm

“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全国律师行业先进党组织”“2021年ALB China十五佳成长律所”,连续两年获ALB “年度中国西部律所大奖”提名,是一家致力于为客户解决疑难复杂民商事诉讼、申诉再审、刑事辩护、破产重整等法律服务的大型综合律所。

2022-08-16 发表于
收录于合集

关注发现,认识更多有温度、有灵魂的法律人



01

案情简介


被告人于2019年因涉嫌盗窃罪被人民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鉴于被告人系黑户,文盲,从未见过自己父母,不知自己出生年月,故而侦查机关依法委托相应鉴定机构对被告人年龄作出鉴定。鉴定机构最终作出《骨龄鉴定报告》:经骨龄鉴定,被告人作案时十六周岁零三个月。


人民法院根据《骨龄鉴定报告》认定:被告人犯罪时系未成年人;同时支持人民检察院因“其系无人监管、无固定居所的未成年人”,故不适用缓刑的量刑建议;判处被告人犯盗窃罪,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


该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人民法院根据被告人父亲的陈述,认定原审被告人犯罪时的实际年龄为21周岁,故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委员会于2021年作出再审决定,对本案发起再审。


02

争议焦点


人民法院发现原审判决有错误,作出再审决定的案件,原审被告人是否应该被增加刑罚?


03

 辩护目标 


接手案件后,辩护人认为,本案存在以下问题:1、原审“骨龄鉴定报告”的证明力;2、原审“盗窃价格认定报告”的证明力;3、本案从程序上能否有所回转? 


04

曲折过程 


阅卷后,我第一时间约见了检察官,综合案件情节,提出了:首先,原审认定被告人犯罪年龄的依据是“骨龄鉴定报告”,这是由于被告人自身以外的原因而导致其年龄被鉴定错误;


其次,原审检察院建议量刑不适用缓刑的原则就是:被告人系无人监管、无固定居所的未成年人,故而不建议适用缓刑。但如若当初“骨龄鉴定”认定其系成年人,那么在量刑方面是否就可适用缓刑;


再者,本案被告人盗窃的电动车发票价格为1800元,为何原审“价格认定报告”中认定三个电瓶价格高达2100余元,故辩护人对原审“价格认定报告”的证明力存疑;


最后,鉴于被告人早已服刑完毕,且本案不是检察院抗诉而再审的,根据法律规定,不可加重被告人的刑罚。但检察官对于辩护人的以上意见,称被告人犯罪时候系成年人,但原审量刑建议是在认定其系“未成年人”的基础上提出的;且在原审中被告人和辩护人对“价格认定报告”无异议,故而坚持在量刑建议上增加三个月。案件的发展,比我想象的还要艰难。


05

辩护意见被采纳


辩护人通过多次会见得知,再审法院认为“被告人身份信息错误”的证据系找到了被告人的父亲,但辩护人并未查阅到被告人与其父亲的DNA鉴定报告。


得知这一消息后,辩护人多次找到承办检察官,希望可以查阅DNA鉴定报告,但检察院均以“与本案无关,涉及其他案件,不允许查阅”为由拒绝。


辩护人无奈之下从“法律意见书”“法律分析”入手,从以下几方面多次向检察院和法院递交法律文书:


首先,仅仅依据被告人父亲的“印象、记忆”就认定被告人出生年月日系其父亲所陈述的出生年月日,不符合《民法总则》第十五条:“自然人的出生时间和死亡时间,以出生证明、死亡证明记载的时间为准;没有出生证明、死亡证明的,以户籍登记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时间为准。有其他证据足以推翻以上记载时间的,以该证据证明的时间为准。” 之规定;


再者,“被告人父亲的印象、记忆”的此项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证明力等均有待查实,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一)物证;(二)书证;(三)证人证言;(四)被害人陈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六)鉴定意见;(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之规定;


再次,虽然被告人在一审中对于“盗窃电瓶车的价格认定”无异议,但鉴于其文盲的客观事实,其并不知道此“价格认定”意味着什么,同时,“盗窃电瓶车的价格认定”不符合证据逻辑,原审法院也未要求鉴定人员作出相关解释;


最后,本案系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再审案件开庭审理程序的具体规定》第八条:“除人民检察院抗诉的以外,再审一般不得加重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的刑罚。”之规定可知,也不应当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最终,在辩护人向人民法院的不懈努力之下,辩护人的辩护意见终被人民法院采纳,人民法院依法裁判如下:


06

结  语


刑罚的功能不仅仅在于严惩和改造犯罪对象,而是控制和预防和消灭犯罪行为。在某种程度而言,预防比严惩更重要。一个好的判决,不是一味追求惩恶,更要扬善;不是一味追究重刑,更要宽严相济;不是一味强调苛责,更要给犯罪对象以重生的机会。



声 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得视为发现律师事务所或其律师出具的正式法律意见或建议。如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