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悦读荟
第二期轻读沙龙
共赴 “拾光”之旅

跨界文化驿站
FAXIAN LAW FIRM
律师、企业家、学者......各行各业的创作者和阅读爱好者在此相遇,让严谨的法律思维与人文哲思、商业洞察碰撞火花。
沉浸精读体验
FAXIAN LAW FIRM
告别传统读书会!融入角色扮演、盲盒共读、犀利提问等互动环节,让阅读与交流生动有趣。
“主理人”引领
FAXIAN LAW FIRM
每期一位主理人,精心挑选共读书籍,以其独特视角深度领航,激发思考。
“阅读+”生态圈
FAXIAN LAW FIRM
参与即加入专属线上社群,持续享受“好书推荐”“新书漂流”“悦读里程积分”等会员 权益,让阅读不止于一时。
本期书目
FAXIAN LAW FIRM
《张医生与王医生》
(伊险峰 杨樱 著)

你是否好奇,一部关于普通医生的非虚构纪实,何以成为理解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钥匙?在报名之前,先来个小互动吧!
关于这部被誉为“社会切片显微镜”的《张医生与王医生》: 单选
读过,感触颇深
听说过,但没读过
完全不知道,但被书名吸引
投票
欢迎参与调研,或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 看看有哪些小伙伴和您的想法一致!
主理人
深度推荐
FAXIAN LAW FIRM
为什么共读《张医生与王医生》?在沈阳的故事里,一窥中国的脉络
《张医生与王医生》,一部“铁西区”的鲜活史诗,让我们以“记者+学者”的视觉,得以凝视一座东北工业城市的呼吸与脉动,一群个体命运的“中国式突围”。沈阳的故事,看似遥远,然则书中揭示的人情社会的运行逻辑、制度变迁下的个体应对策略、资源分配中的博弈与共生,正是我们在处理商事纠纷、家族传承、政企关系等复杂法律事务时,必须深刻理解的社会土壤。阅读它,能让我们超越地域的界限,在沈阳的‘具体’中,触摸中国社会的‘普遍’,拥有更开阔的视野和更落地的智慧。这是一本献给所有希望读懂真实中国的思考者的诚意之作。
轻松4步
即刻开启悦读旅程
FAXIAN LAW FIRM
STEP1. 扫码报名
轻读沙龙面向律界同仁、商界友人开放,限额30名,敬请8月8日前扫码报名,获取参与资格。

STEP2. 获赠书籍
报名成功并通过后3日内,我们将为您赠送本期精读书籍,助您提前阅读。
STEP3. 加入社群
成为「悦读荟」会员,PK“阅读打卡”, 解锁「回声书廊」「新书漂流站」,畅享 VIP 福利。
STEP4. 共聚沙龙
沙龙时间:2025年9月4日(周四)14:30-17:30
沙龙地点:发现律师事务所法律讲堂(成都市高新区交子大道 383 号)
沙龙议程:请允许卖个小关子,但我们保证:肯定是惊喜!!
上期回声
漂流瓶里传来的“悦读”心声
FAXIAN LAW FIRM

书友·李琼
“这一场仅仅围绕书籍但又天马行空的讨论,是一场春雨般的滋养。”
悦读荟 有灵魂有温度的法律人
最近的成都,时不时下雨,雨后的城市,如泪水洗过的良心,有点新鲜、有点飘渺,有点不真实,又似乎过于真实……
律师工作,总是繁忙而不规律,用小学时写作文经常用的形容是“时间如白驹过隙”,虽然,当年并不知道“白驹过隙”是个什么样子,说实话,现在也只是意会……
看到桌上没来得及收的纸质书《遥远的救世主》,才意识到发现书院十周年“悦读荟”已半月有余,时间真的是白驹过隙了。悦读荟的场景仿佛就在昨天。突然想记录下这次悦读荟的感受,一些很零散的感受。
好玩。这次悦读荟很有趣,感谢主办的小伙伴们,她们设计了有趣的游戏环节,还精心准备了道具。在道具加持下,大家都很敞开心扉、彻底放松。虽然活动就在发现律师事务所,但在精心设计落实的游戏环节下,真的暂时彻底脱离了工作压力,彻底享受这难得的纯粹的放飞。
有料。即便参加的人不多,会场布置也及其用心,活动内容也很干货——或许也正是由于参加的人不那么多,大家都很放松,聊的都无所顾忌吧,哈哈。活动还邀请了发现律师们心中的男神——王里新主任担任主理人,话说,我是挺惊讶的,里新主任那么忙,还有时间参加非业务活动,关键是,他是真的认真读完了整本书,并且做了八九页的读书笔记,还认真准备了主理提纲——果然,优秀的人做什么都很有责任心。突然想到蔡澜,做电影、电视节目、甚至做冰淇淋,疫情期间玩微博、玩新媒体、玩淘宝店,心里想的都是要玩就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自己,方才对得起受众。里新主任的主理幽默风趣又不失深刻,活动轻松灵动又紧紧围绕书籍讨论。又突然想到一句话:有理有利有节(其实用在这里并不合适,但就这么水灵灵地冒出来了,还如此强烈,果然太久不看非专业书,心灵干涸了,惭愧惭愧)。话说,活动还准备了丰富的水果和茶点,边玩边吃饱了,心灵和五脏庙都双丰收,哈哈。
滋养。这一场仅仅围绕书籍但又天马行空的讨论,是一场春雨般的滋养。律师嘛,讨论总离不开业务,由业务引申开的法律人的初心、玄学、神学、生命的价值等等,是平时的聊天或者业务活动不太会涉及的。而这些话题,在主理人的引导下,又聊到了深受启发的深度。主理人问了一个问题:“有没有亲生经历过‘喜极而泣’的时刻”,现在才想起来,大家都回答了,就主理人没回答!
法律具有很强的工具性,法律人,如果失去价值理性,可能是很可怕的。给一个设定的任何结论,法律人都能证明得逻辑自洽。最极端的例子之一便是万湖会议,该会议有一半以上的参会者有法律背景,有六人是法学博士,他们对会议决策的行动进行了法律技术包装:将种族灭绝伪饰为“行政措施”(如援引《帝国公民法》剥夺犹太人权利)。法律人,要警惕成为没有灵魂的“技术专家”“法律工具”。律师工作固然繁忙,但我们首先是人,然后才是法律人,才是律师。研习法律技术也不能忽略了法规范之后的价值衡量。
一个愉悦滋润的下午!感谢发现律所,感谢发现书院,感谢辛苦筹备的伙伴们和主理人、及同行的小伙伴们。已经在期待下一次“在经典中叩响未来”了。
▲
向上滑动阅读

书友·张桐
“人生的'救世主'从来不在别处,而在我们忠于理想、坚守初心的每一个瞬间。”

▲
向上滑动阅读

发现书院十周年特别呈献
在条文与诗行之间,在理性与灵性之畔,
我们相信阅读的力量——
让专业更有深度,让人生更有温度,让连接更有广度。
